相信很多朋友产生过一个疑惑,在什么时侯用 凹凸+法线通道 什么时侯用置换通道来达到一个材质表现凹凸的目的
分析各自优势:
(相关资料图)
凹凸+法线通道 渲染效率快
置换通道 凹凸程度可控性强 表现真实度高 大场景情况下渲染效率稍低
带着这些优势我进行了两组测试 一是高精度 大场景情况下的情况对比,一个是低精度简场景情况下的测试。
使用软件版本为octane 2022.1
PS:因为新显卡还没到老显卡很慢所以截图也比较早较严重噪点 敬请谅解
一、高精度多模型(克隆100个)的【凹凸+法线通道】测试过程(3000采样18/18/6/10):
二、高精度多模型的【置换通道】测试过程(3000采样18/18/6/10):
第一排对比图数据 进度0.25 采样0.147 VS 0.2 采样0.191 在这排对比图里面就能看出来,凹凸+法线的渲染速度并不比置换快 反而是 置换的速度更快拥有更高的采样,并且从图片上面表现 转换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出光线质感以及凸起微刺,而凹凸+法线这个进度下是没有任何突起效果的
第二排 和 第三排数据 表现情况 置换 的渲染速度依然没比凹凸+法线低,并且凸起感和整个感光效果已经完全分辨出来了
再看一张 置换的截图
如图所示 在提升了 置换的 高度参数后 渲染速度明显的降低,也就是说置换的拖慢系统 性能 应该是建立在比较大的凸起参数下才会成立,如果只是比较小的突起参数并不比凹凸+法线渲染速度慢。
最后总结是:在创建一般常用比较小的凹凸表面时置换效果要优于凹凸+法线的凹凸表现,置换只有在把高度参数拉很高时才会出现拖显卡性能比较重的情况出现。
小小测试不够严谨,其它有测试更严谨的同学欢迎指正交流!!!
下面贴上几张测试截图的原图
相信很多朋友产生过一个疑惑,在什么时侯用凹凸+法线通道什么时侯用置换通道来达到一个材质表现凹凸的目的分析各自优势:凹凸+法线通道渲染效
1、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两句的意思是: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
“二月春耕昌杏密,一犁新雨破春耕。”春风好雨,禾田滋润,镇宁自治县大部分地区也陆续进入了忙碌的春耕期,更是踏青旅游的好去处。眼下的丁
空港股份(600463)02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